臺語繪本_電腦版-大人_s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小寶和貝貝為了做報告介紹桃園美食,期待許久的美食旅行,終於來了!
在桃園景福宮廟埕,爸爸問:「等一下我們就要去吃好料,你們的胃準備好了沒?」
「我已經餓了三天三夜了。」小寶誇張地說。
「祭五臟廟之前,我們要先進去拜開漳聖王,感謝祂兩百多年來保佑桃園。」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參拜完,他們全家散步去廟後的蛋糕老店。
爸爸看到架上熟悉的東西,包裝得四四方方,拿起來說:「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水蒸蛋糕,又叫『蒸發蛋糕』,聽起來像『真發』,真吉祥!」
「鹹的有肉鬆,甜的有芝麻,通通打包!」媽媽今天真大方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買完蛋糕,他們來到潤餅老店,看到等候的客人隊伍排得頗長。
老闆把一張張潤餅皮鋪平,先撒一把花生粉、撒些咖哩粉,再把蛋酥、紅蘿蔔絲、高麗菜、豆芽菜……依序在上面堆疊成長筒形,轉眼間一卷潤餅就包好了,動作俐落!
料多味美的一卷潤餅,吃一口,宛若春風吹,心花怒開。
媽媽問大家:「吃飽了沒?」
小寶趕緊說:「還沒!還沒!還沒吃到三角湯圓!」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吃完潤餅,爸爸就帶大家找尋三角湯圓老店。
貝貝從碗裡撈出一顆三角湯圓,好驚訝湯圓做得像金字塔,咬一口,馬上被內餡的胡椒、五香味迷倒,他說:「若不是已經飽了,一定再來一碗。」
小寶嘴裡含著湯圓,頻頻點頭表示贊同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過一星期,全家來到八德八塊厝民俗藝術村,了解八德舊名叫「八塊厝」,也認識布袋戲、歌仔戲等閩南傳統藝術發展。導覽志工還介紹他們去附近大湳公園的龍山寺逛逛。
這間廟很稀奇,正面紅色的牆很醒目,側面屋簷似兩個「人」字形相連,叫做「封火山牆」。
原來這是馬祖寺廟的特色,爸爸說起八德與馬祖連結的歷史:「1960 年代後,八德建不少工廠,馬祖人到此工作住下來,他們懷念家鄉,就把家鄉美食傳過來。」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「我們中午就去附近的餐廳,吃老酒麵線、紅糟排骨和繼光餅⋯⋯讓你們嘗嘗馬祖風味餐。」
老酒麵線有酒香,一顆荷包蛋蓋在麵線上,像一顆大太陽。
「哇!酒味好濃!」小寶只是聞老酒麵線的味道,就感覺全身熱呼呼,臉頓時紅通通,像喝醉酒。
爸爸要開車,把老酒麵線讓給媽媽吃,小孩不能喝酒,小寶和貝貝也只能「聞香」而已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飽餐一頓後,下午他們去逛大溪老街,在福仁宮前打陀螺。小寶真厲害,僅僅試一遍,陀螺就能轉。他玩一會兒,肚子又餓了。
爸爸鼻子靈敏,聞到滷豆干的香味,邊帶路邊說:「大溪豆干最出名,還有古早味米粉湯、百年油飯、月光餅……,吃到晚上也吃不完。」
他們在傳承百年的豆干老店內,聽老闆熱情說故事:「百年前黃屋2和他妻子,用黑焦糖加五香,滷出口感較硬的黑豆干。」
他們還聽到黑豆干也可以變出很多創意料理。媽媽滿心歡喜,馬上買一堆回去。

註2:黃屋是大溪豆干第一代創辦者,1959年傳給兒子黃伯鴻之後,開創「黃大香」品牌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晚上他們住在復興一間民宿,月色皎潔,山風清涼。隔天再去角板山,欣賞溪口臺地秀麗風光。
復興除了拉拉山水蜜桃很出名,也可以嘗嘗泰雅族特色香蕉飯,用香蕉葉包裹香蕉果肉與糯米煮成,香蕉葉一打開,果香充滿空氣裡;還有竹筒飯。爸爸點了竹筒飯,飯送來時,竹片一打開,桂竹的香氣撲鼻而來。
小寶和貝貝聞著桂竹香,覺得頗舒適,像坐在竹林裡,聽風吹竹笛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他們離開山上,去乘遊船欣賞石門水庫風景。
媽媽說:「可惜已經過了農曆二月三日,不然就可以隨媽祖遊湖祈福遶境3。」
遊船上岸後,爸爸開車找了一家石門活魚餐廳。
廚師把大頭鰱、鯉魚、草魚這些魚烹煮成糖醋、清蒸和砂鍋魚頭活魚三吃。小寶把三種不同風味料理都試過,不停地說:「魚新鮮,味道真特別。」
貝貝學大人講話的口氣說:「吃魚別講話,小心魚刺。」

註3:石門水庫所在地阿姆坪地區,早在水庫興建前每年農曆2月3日即有迎媽祖遶境的傳統,活動延續至今,形成被登錄為民俗文化資產的「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 」。圖中媽祖僅為示意,歡迎實地到訪一睹風采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他們安靜吃完石門活魚,媽媽指定要去龍潭純樸安靜的三坑老街。
貝貝好開心,在那兒吃到念想許久的牛汶水。點餐時,不小心說成:「我要一碗牛玩水。」害老闆娘笑了。
糯米糰搭配黑糖薑汁,濃厚甘甜的滋味,貝貝一吃就難忘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桃園美食旅行繼續啟程,已經是四月溫暖的春天。來到中壢火車站前商店街,他們看不懂文字的招牌,像來到東南亞國家。
爸爸說:「因為大量新住民和移工在這生活,引進東南亞料理:泰式酸辣湯、越南生春捲、印尼薑黃飯……都可以滿足你的胃。」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小寶念起自古流傳的「中壢有三寶,牛肉麵、花生酥糖和鐮刀」。
媽媽買到花生酥糖,小寶和貝貝馬上拆開來吃,一塊接一塊,嘴甜甜,心也甜甜。
「中壢和平鎮交界的龍岡,今天有龍岡米干節活動喔!」原來爸爸早就計畫挑好日子了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爸爸帶他們走在龍岡街道上,說起米干節的由來。
1954 年,從雲南、緬甸撤退來臺灣的軍人被安置在龍岡忠貞新村。
龍岡米干節時,有雲南哈尼族的長街宴和歌舞表演;還有像彝族新年的火把節,舉火照亮天空,代表燒掉所有不吉祥的妖魔,保佑人平安好運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他們全家人在餐廳品嘗了雲南米干和破酥包。
用純米做的雲南米干形狀像粄條,帶著米香,口感很獨特。
破酥包像包子,不過外皮柔軟酥鬆,一層一層撥開來吃最順口。
「在桃園就能吃到這麼多雲南美食,根本不用出國去雲南。」
聽到貝貝跟爸爸媽媽說的話,餐廳店員微笑回應:「對呀!幫你們省下出國的錢。」店員的幽默,讓他們想下次再來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最後,爸爸帶他們去吃眷村特色的搶鍋麵。
爸爸說:「這原本叫『熗鍋麵』,料先用大火快炒,發出『熗熗熗』的聲音,炒完馬上換鍋和湯一起煮,速度快也像在搶鍋。」
小寶和貝貝豎起耳朵注意聽,餐廳廚房真的傳來「熗熗熗」的聲音,熱鬧滾滾。
等到麵上桌,小寶馬上用力吸一口氣,說:「大火炒過的香氣還在呢!」
「這就是搶鍋麵的厲害!」爸爸笑著幫全家拍下合照。

佇桃園 食世界-大人版

桃園美食之旅已然結束,一道道美食的滋味卻仍縈繞在小寶和貝貝腦海⋯⋯
爸爸於是帶著小寶和貝貝繪製了一幅桃園美食地圖,盼望有機會和更多人分享桃園美食。